11月10-12日,第十三屆中國紡織學術年會在蘇州舉行。會議頒發了2023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學術獎(紡織學術大獎、紡織學術(技術)帶頭人獎、“中復神鷹”紡織青年科技獎),發布了第24屆陳維稷論文卓越行動計劃以及2023年紡織博士學位論文、碩士學位論文卓越行動計劃遴選結果等。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中國紡聯原會長王天凱,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王玉忠,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中國工程院院士徐衛林,中國紡聯副會長、中國紡織工程學會黨委書記李陵申,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伏廣偉,蘇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沈明榮等領導、專家,會議主辦、承辦單位領導,知名專家、學者,以及來自生產、教學第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和紡織高校的師生、相關方面的領導、媒體代表等千余人參加會議。 在開幕式上,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伏廣偉致歡迎辭。他說,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支持下,始終對標世界一流學會,聚焦新時代建設紡織科技強國和群團組織改革,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伏廣偉在梳理了近年來學會為促進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積極探索服務模式創新亮點后表示,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紡織一級學科建設的“?!迸c“機”,站在國家和歷史的視角看待紡織學科建設,更會有難以言狀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學會的神圣使命是代表中國紡織科技界,站在學科之林,要勇敢地傳遞紡織學科的聲音,壯大紡織學科的力量,組織及號召紡織科技工作者務必戮力同心,為紡織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紡織人的智慧與力量。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會黨委書記李陵申在致辭中表示,2023年以來,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國際市場壓力較往年明顯加大,生產、效益、投資等主要運行指標仍未扭轉負增長態勢,但降幅逐步收窄,行業經濟運行延續恢復回升態勢。挑戰與機遇并存,要在全球紡織產業鏈與供應鏈重構中持續保持優勢和主導地位,就需要在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裝備研發中擁有遙遙領先的技術。李陵申認為,紡織行業當前還面臨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其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紡織行業科學技術研究的差距主要在于基礎前沿和源頭創新,特別是精細化工、先進材料、高端裝備等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方面。對于未來紡織科技工作,李陵申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堅持攻堅克難,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工程科技前沿,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二是堅持科技報國,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努力為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生態保護、民生改善提供堅強的科技支撐;三是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做到守正揚清、求真務實、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為社會發展提供“正能量”。 隨后舉行了頒獎典禮。為促進紡織學術交流,重視基礎研究,鼓勵科技工作者創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表彰教師在人才培養中的奉獻精神,學會設立了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科技論文卓越行動計劃,包含3個子項目:紡織博士學位論文、紡織碩士學位論文、陳維稷論文卓越行動計劃。 2023年共有51篇論文入選或入圍科技論文卓越行動計劃,其中博士學位論文7篇,碩士學位論文14篇,第24屆陳維稷論文30篇。會議為入選的論文作者代表頒發榮譽證書。 在令人期待的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學術獎頒獎環節,會議分別為2023紡織學術大獎,2023紡織學術(技術)帶頭人, 2023“中復神鷹”紡織青年科技獎獲得者頒獎。 2023紡織學術大獎 青島大學研究員 夏延致 2023紡織學術帶頭人獎 東華大學教授 王宏志 天津工業大學教授 徐志偉 青島大學教授 許長海 東華大學教授 張潔 蘇州大學教授 張克勤 2023紡織技術帶頭人獎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 徐紀剛 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 周立明 2023“中復神鷹”紡織青年科技獎 西安工程大學教授 樊威 青島大學教授 田明偉 武漢紡織大學教授 夏治剛 為表彰在紡織科學與工程或者相關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和為學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會員,2023年,學會決定增選武漢紡織大學教授王棟、東華大學教授張瑞云為會士。當選人上臺接受證書。 為提升紡織科技協同創新能力,促進資源互補與跨界合作,2023年學會決定新設立5個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科研基地?;刎撠熑松吓_接受授牌。 為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科學家精神弘揚工作,大力傳播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內核的科學家精神,學會堅持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設工作。2023年決定授予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為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會議為入選基地授牌。 在主旨報告環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作“學產融合 成果賦能 引領發展——以創新實踐書寫新型工業化中的錦繡篇章”主旨報告。他從五個方面闡述了在時代大勢、全球風云、產業變革中,行業如何把握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和內涵特征,以創新實踐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塑造著新型工業化的新特征。新型工業化是以全球融通為條件的工業化,是以社會責任為導向的工業化,是以數字經濟為架構的工業化,是以科技創新為內核的工業化,科技創新是新型工業化最根本的支撐,決定著產業的價值高度、應用廣度。推進新型工業化,需要提升創新能力,講好科技故事,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 二是紡織行業推進新型工業化,就是要融入時代大勢,立足中國實際,把握歷史主動,在全球競合關系中、責任利益關系中、市場供求關系中,適應新的條件約束,構建新的產業聯系,圍繞科技、時尚、綠色,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創新驅動是關鍵路徑,科技創新是首位工程。 三是在新階段,中國紡織工業創新的趨勢方向:把握高端化、融合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創新趨勢,推動有效實踐。 四是以全局觀構建創新生態體系。創新是大生態、大環境,是全局變量、系統工程。除了關注行業本身的創新以外,需要以更宏闊的視角,了解全球全域的創新趨勢和實踐,從整體創新的角度來思考行業創新。 五是起承轉合,做好創新發展的錦繡文章。以創新推進高質量發展,要充分發揮舉國體制優勢,在起承轉合處推動科研、產業、市場的統一,形成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捌稹币哌h,加強問題導向的基礎創新;“承”要順滑,加強應用導向的技術創新;“轉”要平闊,推進價值導向的成果轉化;“合”要圓融,打造開放導向的創新生態。 孫瑞哲最后表示,經綸天下,是因為心懷錦繡;誠謹勤樸,是因為身系民生。希望大家擔當作為、攜手并進,以創新實踐書寫新型工業化中的錦繡篇章。 會議決定,第十四屆中國紡織學術年會將由安徽工程大學承辦。蘇州大學副校長沈明榮、安徽工程大學副校長鳳權上臺交接中國紡織學術年會承辦旗。 (信息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
關于我們|手機版|充值|促織網 ( 京ICP備14010041號 )
GMT+8, 2024-10-16 07:4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