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omie"><source id="eomie"></source>
    <code id="eomie"><legend id="eomie"></legend></code>
    <bdo id="eomie"><li id="eomie"></li></bdo>
  •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快捷登錄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地方] 近現代鎮江紡織發展歷程

    [復制鏈接]
    樓主
    發表于 2023-10-29 20:06:41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概 述
      唐、宋時期,鎮江即有綾、羅、綢、緞等貢品的生產。19世紀70年代,以手工木機織造的江綢暢銷全國,遠銷海外,尤以朝鮮居多。光緒二十年(1894年)左右,先后創建四經、大綸等絲廠,是鎮江近代工業的先驅,也是江蘇最早創辦的一批工廠。辛亥革命后,江綢漸趨衰落。本世紀20年代,鎮江出現幾家綢廠和幾家織布廠,棉織業一直以色織為主,大多為家庭作坊生產,自染自織,色織布年產量曾達1萬余匹。絲綢和棉織業均因手工生產,缺乏競爭能力。至抗日戰爭前夕,鎮江僅有7家規模很小的織布廠和幾十家家庭布廠、10多家手工染坊、3家毛巾廠及70余家家庭織襪作坊??谷諔馉幖敖夥艖馉幤陂g,因物價飛漲,棉布成為囤積物資,棉織業一度畸形發展。到1949年,紡織業有小作坊、小工場452家,織機800余臺,除利民、利華等幾家廠有40臺舊電力織布機外,其余都是人力腳踏機。
    1 H7 W0 }3 r4 O3 _9 Q3 A2 D# G! l9 w2 s- Z
      建國初,國營花紗布公司為私營織布、毛巾、織襪等行業提供棉紗,委托加工訂貨,維持其生產。1951年,成立地方國營鎮江益群染織廠及國營新新工廠。1952年,規模較大的私營聯業染織廠成立,使用電力鐵織機生產色織布。同年,開辦小型麻織廠,生產麻線。1956年,私營布廠組成公私合營鎮江染織廠,個體手工作坊分別組成5個棉織生產合作社,針織業也分別組成公私合營鎮江針織廠與生產合作社,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1958年,鎮江紡織業再次調整、合并,生產規模擴大,色織布年產量近1000萬米,鐵木織機逐步為豐田式等電動鐵機代替。; c$ H! Y- U; K! J0 Y
    . c  L1 @1 |: f8 U
      1959年至1961年,因棉、麻等農產品大幅度減產,鎮江紡織業生產也大幅度下降。1961年的棉布產量為532萬米,只有1958年的一半;1962年的線襪產量為12.36萬雙,只有1958年的10.8%。1964年起,紡織行業逐步更新設備,棉織業添置自動織布機,麻紡廠添置梳麻機、黃麻紡紗車,針織業的手工搖機也全部改為電力裝置?!拔幕蟾锩背跗?,紡織工業曾一度停產,由于各方面的努力,不久即恢復生產。1969年,色織全部淘汰鐵木織機。同年底,全市有7家紡織企業,布機559臺,年產色織布1302.84萬米,比1963年增加1倍多。
    0 M! c& z( @. r  K* m( E( N) B3 |/ d2 e5 r6 E0 S" @' ~, I6 w
      1970年開始,鎮江市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輕紡工業,在象山劃出1000畝土地作為紡織工業區。鎮江染織廠首先于1972年6月建成有6000紗錠的紡紗車間,紡出第一批棉紗,結束了鎮江不生產棉紗的歷史;同時,開始化纖產品生產。1973年到1974年,在象山紡織工業區先后建立鎮江紡織廠、鎮江合成纖維廠,擴建鎮江印染廠。至1978年均已粗具規模,年產棉紗4260噸,化纖740.22噸、各種印染布1139萬米。至此,鎮江紡織工業已有棉紡織、化纖、印染、針織、麻紡、絲綢等行業,門類趨于齊全。
    7 f8 Q- e' O8 H2 L0 [5 [3 J
    - I7 t6 C, c# f3 _" W8 p  1978年以后,鎮江紡織廠擴建成為有6萬紗錠和680臺布機的中型企業;鎮江合成纖維廠擴建后,化纖年生產能力達到1萬噸;鎮江印染廠也相繼建成純棉、滌棉、中長、印花4條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4500萬米。到1985年,3家廠產值達25668萬元,占市區紡織工業產值的77.13%,實現稅利2258萬元,占市區紡織業實現稅利的79.94%,成為市直工業中的骨干企業。針織行業經過更新設備,開發新品,擴大生產,1985年年產化纖襪85萬雙,汗衫52萬件,棉毛衫褲151萬件,毛巾296萬條,床單48萬條。, O* u9 X7 H5 ?% }3 b4 }) }( }
    - L  o6 z0 V* {  L2 s
      1985年,全市有紡織工業企業175家,職工49628人,固定資產原值22342.5萬元,工業總產值8.28億元,利稅9390萬元,出口收購值5146萬元。產值、利稅、出口創匯均居全市各行業之首。其中市區有紡織工業企業23家,職工12326人,固定資產原值9920.5萬元,工業總產值3.38億元,利稅3199.1萬元,出口收購值1782萬元。在市轄縣中,丹陽縣紡織工業較為發達,1985年產值21463萬元。丹陽棉紡織廠為江蘇省中型骨干企業和外貿生產專業廠,有職工3789人,產值9049萬元,出口創匯971.95萬美元。丹陽絲綢廠有職工1615人,產值1202萬元,創匯358.73萬美元。全市紡織產品有14個大類、1000多個花色品種,內銷北京、上海、廣東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外銷西歐、北美、日本、港澳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丹陽棉紡織廠21支純棉紗獲國家金質獎。鎮江染織廠的純棉女線呢、滌棉朝陽格,鎮江印染廠的紫竹牌滌棉、針織廠腈綸運動衫等,多次獲部、省優質產品稱號。
    8 {6 R) B3 q7 h' l! j( \% A
    . _( l% H$ M+ h, i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
     樓主| 發表于 2023-10-29 20:08:29 | 只看該作者
    第一章 棉紡織 印染

    . N6 g' O0 f: C2 e1 y$ w  民國以來,鎮江棉紡織業以色織為主,所有棉紗來自上海、無錫、南通、常州等地,自染自織,主要設備為腳踏鐵木機。解放后,棉紡織業逐步實現機械化生產;自1970年以后,加快發展步伐。到1985年,棉紡織業已形成紡紗、白織、色織、印染等門類較為齊全的生產格局,市區有鎮江紡織廠、鎮江市染織廠、鎮江印染廠等4家市屬企業,另有2家區屬企業,共有職工7012人,固定資產原值6570萬元,總產值22162萬元。
    , h( m% o4 E0 l7 L. H% a: y
    , s  P/ V  {# ~5 i* N6 r
    第一節 棉 紡

    ' j. O) u" D2 W/ M5 q3 s8 k0 L  1970年11月,根據鎮江紡織工業發展的需要,鎮江染織廠籌建紡紗車間,與滌綸纖維車間配套生產棉紗。1972年6月27日,6000紗錠投產,紡出第一批21支棉紗。車間面積5520平方米,全套紡紗設備是英制產品,有好華特細紗機12臺,塞克洛粗紗機4臺,清花一套(兩個頭),塞克洛梳棉機19臺,塞克洛并條機4臺,槽筒車4臺,框紗車5臺,1372型打包機1臺。年生產能力450噸。車間投資總額129萬元。1973年7月1日,鎮江染織廠紡紗車間劃出,成立全民所有制的鎮江紡織廠,時有300工人、6000紗錠、90萬元固定資產,遂以“369”牌為棉紗注冊商標。年末有固定資產原值173.27萬元,凈值118.31萬元,職工341人,當年產棉紗404噸,其中純棉紗385噸,滌棉紗19噸;主要品種有21支、32支、42支絞紗、筒紗;棉紗上等一級品率72.65%,一等一級品率92.03%;實現工業總產值185萬元;實現利稅12.28萬元。1974年,棉紗產量增至1198.60噸,其中純棉紗1193.62噸,新增品種中長紗4.98噸;上等一級品率上升為90.36%,一等一級品率為99.29%;工業總產值為519.78萬元。
    + a) J9 ]* Y! d
    , p$ X+ L- v- n( e* H! c% U, \- ^6 Y" X  1975年,鎮江紡織廠6000錠紡一車間增添4000枚國產紗錠,擴建為1萬紗錠,新增精梳機2套,棉紗年產量增至1738噸,一等一級品率為96.33%。同年5月,開始籌建紡二車間,1976年9月完工,共新增紗錠2萬枚。1977年,設置棉檢室,加強質量管理和新產品的設計和試制。1979年,鎮江紡織廠工業總產值3220.1萬元;產量達4764噸,其中純棉紗3739噸,滌棉紗716噸,中長紗309噸;上等一級品率為99%,一等一級品率為99.77%。1980年5月,紡三車間建成投產,新增紗錠3萬枚。1981年,棉紗產量達8190.97噸,其中純棉紗5615.94噸;主要品種有10支、16支、21支、32支、42支純棉紗和12支中長紗,還有28支、30支滌棉回紡紗;上等一級品率為97.24%,一等一級品率為99.65%。1982年,開發32支純棉針織紗和T/C45支普梳紗等新品種。該廠32支中長紗、32支中長線、T/C45支普梳紗于1981年,32支純棉針織紗、45支滌棉紗于1985年,分別獲得江蘇省優質產品稱號。
    & ~9 D  G- `& ?/ g, I9 T2 ~2 \
    . \0 A) \  C2 h  1985年,鎮江紡織廠(含布機車間)有固定資產原值2661.97萬元,凈值2156.89萬元;生產設備為1970年初期國產新設備,細紗機為A512、A513型,梳棉機為A186、A186D型,精梳機為A201D型;共有環錠紡6.7萬枚(含毛紡車間紗錠),線錠1萬枚,精梳機5套;職工總數3800人;年產棉紗8738噸。1985年新增品種有純棉滌綸紗、滌粘混紡紗、粘膠紗。從建廠至1985年,累計生產棉紗66770噸,其中純棉紗49868噸,滌棉紗11984噸,中長紗4918噸。生產用棉由省內鹽城、徐州、射陽等市、縣及河北、山東等省計劃調撥,棉紗主要供應原鎮江地區各織布廠。
    3 \, N4 c# `7 F' V7 n0 k+ C6 @1 c5 v6 o
    第二節 棉  織
    - J7 y3 r9 F% A) x
      鎮江織布向來以生產色織布為主。民國初年,主要是一些家庭手工織布坊,自染自織。民國2年(1913年),邑人柳祝三以經手的公益捐款創辦慈幼工廠,有職工200余人,有小木機、提花龍頭機、腳踏鐵木機等手工生產設備。民國5年,省立第三工藝廠在鎮江成立,有職工200余人,設備也是小木機、提花龍頭機等。此后,鎮江又先后興辦華昌、潤華、巨豐等幾家較大的私營布廠。這一時期的色織產品,主要有衣服里子布(條格布)、線綈、絲光布、提花絲光布和愛國布等。至民國12年,鎮江織布業有40多家工廠,職工1000多人,織機千余臺,色織布年產量達1萬余匹,其中慈幼工廠0.6萬匹,華昌布廠0.3萬匹。產品除供應本地外,還銷往蘇北里下河一帶。后因常州、無錫等地織布廠改用機器生產,鎮江的手工棉織業因成本高、產量低、質量差而相形見絀,慈幼工廠、省立第三工藝廠等廠相繼閉歇。北伐戰爭期間,鎮江僅剩40多家家庭布廠,產品仍為衣服里子布等。后因洋布傾銷,鎮江棉織業處境困難,民國21年僅有織機300余臺。同年,江蘇省政府曾撥借大生紗廠股票4萬銀兩抵押借款購紗,貸給鎮江機戶,以扶持生產。民國21年,丹陽碼頭潘氏染坊主潘建亭開辦鎮江第一家用電力織布的利華染織廠,有電力集體傳動鐵木織機8臺。民國24年,潘建亭又和其婿俐鐵蓀合開同興染織廠,有電力集體傳動鐵木織機30臺。產品均為龍頭花色布。* K/ a: a/ {# j6 Y8 z

    ! z: \- a( X5 O  日軍侵華期間,對紡織品封鎖禁運,一時紗、布私運出入境增多,刺激了鎮江織布業的發展,民國29年有50余家,到民國34年達190余家,從業人員達2500人,生產仍以手拉腳踏為主。在此期間,鎮江新辦幾家色織布廠。其中正豐布廠有鐵木機16臺;華通布廠有電力鐵木機20臺、鐵木機40臺;泰成布廠有鐵木機16臺;利民布廠有電力鐵木機20臺、鐵木機8臺。每臺織機日產衣服里子布約一匹。9 z+ V0 y( ^$ r% i
    7 Q& @. E4 _7 d1 v  O
      抗戰勝利后,通貨膨脹,投機猖獗,紗、布成為囤積居奇的物資,手工織布者到解放前夕發展到450余家,有織機800余臺,其中電力鐵木機40余臺,其余都是人力織機。當時,有十幾家較大的織布廠(10臺織機以上),都備有染坊、經車;而一般家庭織布廠則請人代為染紗、整經。棉紗多來自上海、無錫等地的紗廠,由本地紗號、布莊轉賣。產品或自銷,或賣給本地宏大、德昌等布號,銷售范圍除本地城鄉外,還由跑單幫的客戶或貨郎擔(時稱“布鐺子”)運銷蘇北、安徽等地。產品以紅藍條格布、雜色灰元平板等衣服里子布居多;其他是男女線呢。2 V% I8 ?: y1 l! @% o- K
    / O  h# m' O5 X/ N- R# n$ b0 G
      解放初期,鎮江棉織業共有38臺電動鐵木織機,其中利民布廠22臺不久歇業,只有利華布廠8臺、正豐布廠8臺仍在生產。手工織機戶則組織生產互助組。當時全行業為國營花紗布公司加工訂貨,生產、原料、銷售均納入國家計劃。1951年5月,國家投資2.8萬元,租賃已閉歇的利民布廠廠房及22臺電動鐵木織機等生產設備,建立國營鎮江益群染織廠,有職工52人。同年,又開辦國營鎮江新新工廠,有普通布機30臺。1952年,國家又投資7.87萬元給益群染織廠,用以增添40臺豐田式舊織機。同年7月,由德隆木號和德昌、宏大、恒昌3家布莊合股的私營鎮江聯業染織廠成立,有從上海購置的舊豐田式織機40臺,職工81人。至1955年,鎮江棉織業國營企業有益群染織廠和新新工廠2家,有普通織機150臺,電動鐵木織機22臺,人力鐵木機132臺;私營企業聯業、利華、正豐等5家工廠,共有普通織機40臺,電動鐵木織機28臺,人力鐵木機81臺;其余小廠和家庭戶,使用人力鐵木機和人力木機,共有500余臺。其時整個棉織行業普遍存在資金不足的困難,流動資金依賴銀行貸款和花紗布公司的工繳費維持。1955年上半年,全行業生產棉布111.79萬米,其中色織布83.6萬米,產品次品率高達6.37%。6 P1 r! P. x. _3 x
    * B- q5 s% I' W$ j' R, l
      1955年9月,私營聯業染織廠改造為公私合營聯業染織廠。1956年,私營精勤布廠、聯產布廠、同興軋光廠、光華軋光廠等23家小廠、布號,合并成立公私合營鎮江染織廠,有人力織機185臺,職工355人;同年,正豐、利華布廠并入國營益群染織廠。其他小廠和家庭棉織戶從1955年6月至1956年初,分別組成第一、二、三、四、五棉織業生產合作社,共有人力織機500余臺,社員千余人。1956年,益群、聯業2廠推廣天津棉紡廠1951年創造的五一織布操作法,優秀擋車工葉云在操作實踐中加以創新,被鎮江色織行業稱為“葉云操作法”加以推廣,每人看機臺數達到電動鐵木2臺或全鐵機4-6臺的水平。1957年,公私合營聯業染織廠生產的新產品夾絲深花呢,在江蘇省同類產品評比中獲第二名,被省紡織品公司命名為“聯業夾絲深化呢”。同年,全行業棉布年產量993萬米,工業總產值724萬元。, E% B, v6 m, Y

    4 l. q/ U$ @8 d! L0 k* z" N7 {  1958年,鎮江棉織行業再次調整。第一、第三棉織生產合作社合并,成立鎮江第一染織廠;第五棉織社并入第四棉織社;后第二、第四棉織生產合作社合并組成鎮江市第二染織廠,年底并入公私合營聯業染織廠;1959年初,第一染織廠又并入國營鎮江益群染織廠。1959年夏,公私合營鎮江染織廠人員及廠房設備分別并入益群、聯業2廠。當年棉織業棉布產量1627萬米。此后因棉花減產,棉紗緊缺,生產收縮。1961年4月,國營益群染織廠和公私合營聯業染織廠合并,成立全民所有制的鎮江市染織廠,有職工1556人,占地10835平方米。至此,鎮江色織業只有全民所有制的鎮江市染織廠和新新工廠2家,共有固定資產原值215.11萬元,凈值163.44萬元。共有織機802臺,其中普通織機341臺,電動鐵木機319臺。全年棉布產量降至532萬米,工業總產值825萬元。產品以線織物為主,有虹星格、青年布、二六元貢呢、象皮呢等。鎮江染織廠由于原料不足,以破布頭、廢麻袋制成纖維,織成混紡毛毯等渡過難關,年產7萬米。1962年,鎮江染織廠合并車間,下放工人,職工人數降至1046人。1963年,鎮江棉織業生產復蘇,棉布年產量升至603.66萬米,年利潤總額42.75萬元。
    8 C$ Y  `) A; N  F0 \( R, _6 n
    - d0 m; Y4 H2 { 1964年起,棉織業設備逐步更新。江蘇省紡織工業廳裝備鎮江市染織廠自動織布機124臺,新新工廠也新增自動織布機102臺。1969年,棉織業全部淘汰電動鐵木織機。其時主要有國產自動布機254臺,老式普通織機320臺。全行業棉布年產量1302.84萬米,工業總產值2061.95萬元。產品仍以純棉線織物為主,傳統女式線呢朝陽格、彩春呢、蝶花呢、彩霞格等十分暢銷。產品質量也有提高,鎮江市染織廠入庫一等品率為91.83%,新新工廠正品率為99.25%。
    2 u8 N* s! ~6 b8 A, q: F& a; a3 h/ _1 u/ h8 c/ b. x
      1970年,省紡織工業廳給鎮江下達坯布生產計劃,1971年,由省廳分配的80臺1511型布機在鎮江棉織廠(原為迎江棉織廠,后為迎江毛麻紡織廠、鎮江市毛紡織廠,1970年改為此名)投產,當年產16支、12支、21支白坯布115.78萬米。自此,鎮江白坯布生產始有專業廠家。
    9 o& V* \- N7 a  h6 A! @8 o2 T
    & O! c% }0 |6 r  鎮江自1970年開始試織化纖的確良布。1975年,增添配套染色設備,產量逐年增加。當年色織布產量1186萬米,其中滌棉布47萬米;另白坯布產量178.04萬米。1978年棉布產量1671萬米。
    2 d* e( \' w: P( M7 R" [- i& `: Y* {( F! W" u  y' w
      1978年,鎮江紡織廠投資208.61萬元,興建布機車間,棉紗由本廠供給。1979年,裝機投產250臺,當年生產白坯滌棉布182.24萬米,品種為50支/2×25斜紋卡、45支×45支滌棉布,產量分別為81.43萬米、83.95萬米,其余為少量回紡滌平布。
    % m& |( e( a4 g: G( B( V" s* O
    9 O, n5 y1 R$ Z3 F  1979年,全國紡織品市場飽和,鎮江市染織廠試織色織布滌棉朝陽格,打入國際市場。到1985年,出口產品由單一的滌棉朝陽格發展為滌棉倒混紡和純棉系列織物等250多個品種,暢銷美、法、日、蘇聯、加拿大、新加坡等41個國家和地區,被列為江蘇省出口創匯的重點企業。出口量由1979年的53.04萬米增至1985年的308.82萬米,7年共出口1747萬米。年創匯由1974年的60萬美元增至1985年228.74萬美元,7年共創匯1484萬美元。這期間,鎮江紡織廠生產的20支純棉闊幅大鵬白坯細布也銷往日本及中東等地。
    6 V0 j. F, l- u: X9 h" `- C3 o! A; l( Z. n8 |. {
      1985年,鎮江棉織廠并入鎮江市染織廠后,鎮江市染織廠職工共有1435人。市區棉織業有市染織廠、市紡織廠、新新工廠3家企業,共有織布機1605臺,棉布年產量2746萬米。產品多次獲獎,其中純棉女線呢1979年獲省優良產品稱號,1980年獲紡工部優良產品稱號;低彈交并花呢、滌棉朝陽格、純棉格絨獲省優良產品稱號;純棉細紡織物1985年被評為省優質產品。各種白坯布也多次獲江蘇省優良產品獎,其中40支×40支、100×87滌棉平布自1981年至1984年連續獲獎;50支/2×25、138×70人字卡于1981年、1983年先后獲獎;50支/25、138×70滌卡、人字卡于1984年獲獎,45支滌平布于1985年獲獎。+ t. S1 q# A1 d
    ; \6 ~3 K2 w! D2 ]3 |
    第三節 印 染
    " Z% t3 e1 X9 g- X' A' E/ N9 O
      民國初年,鎮江有潘義興、鎮記、和記、德記等16家手工染坊,從業人員300余人,主要為棉布店加工和農村自織土布染色,主要染料是土靛和快靛。和記等3家染坊還自購坯布染成灰竹布出售,銷往蘇北、皖南等地。后因土染布競爭不過上海等地的陰丹士林布而日趨沒落,到民國11年(1922年)閉歇8家染坊,從業人員減少到200余人。民國16年,染紡業從業人員僅100多人??谷諔馉幤陂g,染紡業再度衰落。到抗戰勝利時,8家染坊從業人員僅剩60余人。
    5 Y0 e2 B7 h2 n! T% _$ a) d  Z, [
    5 V6 \+ K& F1 W1 Y  解放后,染紡業生產復蘇。從1951年起,私營染坊為國營花紗布公司加工訂貨。1955年,除原有8家外,新增流動戶14家,從業人員共45人,共有染缸246只,土染鍋灶10座,木質掬床8部,曬架8臺,全業月加工任務約1200余匹。所需染料由鎮江中百公司按計劃供應,坯布由花紗布公司撥交,以四平布和21支×21支市布為主;品種以普魚藍、粗布魚藍、深藍居多。1956年,大元、順利、潘義興、德和、德昌、潘圣興、聚元恒、德興8家染坊36人組成染坊生產合作社,社址在丹陽碼頭,生產設備仍為土染鍋灶。$ o6 L( _7 n) F; L* p

    2 a/ C2 P0 F$ s5 V  1958年,染坊生產合作社并入地方國營益群染織廠。1961年,益群染織廠又與聯業染織廠合并為國營鎮江染織廠,土染布年生產能力為366萬米。由于業務量不足,土染布產量一直低于生產能力,1962年為82萬米。此后,逐年稍有增長,幅度不大,至1969年產量為227萬米。3 E6 J3 q4 }" l+ g4 `9 H8 K

    : H: R3 F; m! n, ~( X$ c+ o0 j  1969年12月,鎮江市染織廠染布車間劃出,成立地方國營鎮江市印染廠,有固定資產原值16.9萬元,凈值11.1萬元,職工61人。主要生產設備有集體傳動普通染缸4臺、碼布機1臺、甩水機1臺、陶缸4只、0.25噸鍋爐1臺。1970年,土染布產量349.79萬米,產值370萬元,實現稅利4.70萬元。至1973年止,年產量一直在400萬米左右。
    ) d! p# ~! P! \6 J8 _9 {8 c6 t. N7 U/ H- z
      1974年,為建立化纖、紡織、印染“一條龍”生產,鎮江印染廠在象山蠶桑工區擴建。鎮江印染廠在丹陽碼頭的原廠房、設備及集體所有制工人成立鎮江第二印染廠,仍隸屬鎮江印染廠。1975年10月,鎮江印染廠年產600萬米純棉印染布的生產線建成投產,改變了手工生產的局面。當年產量755萬米,利稅總額54萬元。1977年上半年,擴建工程續建,純棉印染布生產線年生產能力擴大為1500萬米。生產線為國產新型印染設備,其中專用設備11臺、通用設備4臺。是年,有職工343人,年產純棉印染布850.78萬米,滌棉印染布35.12萬米,利稅總額1.12萬元。* A( I$ ~7 a8 {; s5 v" X' B
    * x4 c! F5 y* V# b  Q7 R1 P. ]0 T* x
      1977年7月1日,原屬鎮江印染廠的第二印染廠劃出,獨立核算。計有固定資產24.79萬元,職工163人,繼續生產土染布。1978年,改產床單,并改名鎮江被單廠,土染布生產逐年減少,1983年停止生產。& z; \7 g+ Q2 X( H7 Q, B
    + x5 ]6 P* j. S) Q. U+ I
      1978年,鎮江印染廠試制一臺淡堿回收擴容蒸發器,用于絲光機噴堿槽部位淡堿回收再用(獲1980年紡織工業部科研評比科技二等獎)。1979年,又添置鎮江紡織機械廠生產的淡堿回收擴容蒸發器1臺。同年,鎮江印染廠純棉印染布產量1380.91萬米,滌棉印染布305萬米;產品綜合入庫一等品率由1971年的60.45%上升到90.16%;利稅總額由1971年的20萬元上升到236萬元。1979年,鎮江印染廠籌建年產1000萬米的滌棉印染布生產線項目,總投資450萬元,于1981年7月建成投產。當年生產滌棉印染布1074.14萬米,純棉印染布1318.29萬米,固定資產原值914萬元,凈值793萬元,工業總產值5161萬元,實現利稅656萬元,職工755人。
    % R; ]# u# o: |8 Y) P6 H
    $ ^3 R2 q& n7 Z0 h. U* O  鎮江印染廠為了改變只染布不印花的生產格局,于1982年4月成立印花車間,用印花臺板手工印花,產品為2-3套色,日產2000米左右的滌棉爛花布。1984年7月,鎮江印染廠“填平補齊完善印花一條線”項目建成投產,印花布年生產能力1000萬米,主要生產滌棉印花布。1 }3 u) y* G7 ~" x# h+ \8 e( @+ }( I3 Y

    4 r% b% A$ P5 m3 z! z* G  1983年9月,鎮江印染廠污水處理站建成投入運行,總投資103萬元,設計污水處理能力為日4000噸。由于廢水含堿量PH值高達12以上,生化處理很難達到設計要求,實際日處理污水1000噸,經處理后的排放水的主要指標基本達到國家標準。該廠生產污水日排放量約4000噸,僅25%經污水站處理,其余直接排放入江。; |" v! M. R! R1 {( ^' @6 w9 P' a: a

    5 R! p" _* @; N# f  1984年12月,鎮江印染廠年產1000萬米的松式中長布染整線建成投產,總投資680.3萬元,其中國產設備15臺,日本產SST-165短環烘燥定型機1臺。
    - _4 h  r$ L# I  G1 {
      @( W+ F% @! @6 H$ q# u  至1985年,鎮江印染廠已形成1500萬米純棉、1000萬米滌棉、1000萬米中長、1000萬米印花的4條印染布生產線,生產設備主要為國產74型。產品有純棉、滌棉、中長3個大類的印染布,其中紫竹牌滌棉卡其染色布1983年獲江蘇省及紡織工業部優良產品獎;40支133×72府綢和30支/2×30支/2全線卡兩個產品從1982年起外銷英、美、日、聯幫德國等國。至1985年累計出口235.37萬米,共創匯104萬美元。生產用坯布由國家從省內各坯布廠計劃調撥,產品由紡織品站銷往全國各地。1982年起少量自銷,至1985年仍以計劃調撥為主。7 x8 E( E% m0 A7 |6 H3 N
    4 U) |* C7 Q! c5 y6 z! u
      1985年,鎮江印染廠印染布年產量3741萬米,其中純棉布777.60萬米,滌棉布2584.78萬米;印染布綜合入庫一等品率79.29%。全廠職工1323人,其中生產工人891人,高級工程師1人,工程師6人,技術員11人。, \- `' B" L# ^" U3 `) T4 K$ _
    : a4 b* ^8 {* x4 }7 k5 G
    1973-1985年市區棉紗、棉布、印染布產量表
    * S( ]6 k9 X) x4 d' j
      
    年份
      
    棉紗
    棉布
    印染布
    年份
    棉紗
    棉布
    印染布
    1973
    404
    1332.34
    396.06
    1980
    6090.35
    2241.87
    1906.43
    1974
    1198.60
    1344.24
    603.06
    1981
    8190.97
    2614.48
    2392.43
    1975
    1773.5
    1364.04
    755.52
    1982
    9670.64
    2945.87
    2831.33
    1976
    2070.6
    1454.85
    949.03
    1983
    9188.66
    2630.39
    2613.23
    1977
    3176.76
    1581.36
    885.9
    1984
    8123
    2515.71
    2638.81
    1978
    4260.48
    1670.78
    1821.16
    1985
    8738
    2746.00
    3741.00
    1979
    4764.11
    1782.48
    1685.91
     
     
     
     

    $ a8 v: N- L% Y, H% f
    9 M: p, u( U4 S. M% U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3 #
     樓主| 發表于 2023-10-29 20:13:40 | 只看該作者
    第二章 絲 綢
    6 E% b7 q1 I. l" |
    第一節 繅 絲
      [/ v+ g# m( B, u$ }7 P1 P
        鎮江的繅絲工業始于19世紀90年代。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前后,揚州鹽商李維之集資15萬元,于鎮江金山河東創建四經絲廠(后改名為永利絲廠),模式仿照上海工廠,管理和技術人員及繅絲女工均在上海招聘,原料主要采用無錫蠶繭。日產生絲50-75公斤,產品大部銷往國外。光緒二十一年,鹽商尹漢臺集資185000元,在小碼頭西津坊建鎮江大綸絲廠,其規模與四經廠相仿,置繭灶20副,繅絲車200部,每日可產絲70公斤,是當時資本額最多的廠家。翌年,鎮江富成絲廠、鎮江余紀絲廠又相繼創辦,各有200多部絲車。9 g3 S6 O2 Z; `% T1 a! c' f% U

    8 }) ~5 i& K% B3 q+ i    20世紀20年代,鎮江繅絲業仍保持一定規模。民國19年(1930年),有萃綸、緯綸、泰豐、丁豐永、丁豐祥、鼎豐永和富潤第一、第二等絲廠8家,共有繅絲車1992臺。由于世界經濟衰退,加上日本人造絲充斥市場,國產生絲輸出量銳減,絲價跌落,絲業不振。民國21年,繅絲廠雖勉強開工,但資金周轉不靈,鎮江縣商會呈請省政府撥借建設公債救濟。此后,盡管國民政府免除生絲出口稅,增加人造絲進口稅以期挽救,仍難扭轉。1937年日軍侵占鎮江,繅絲工廠紛紛閉歇。自此以后,直到1985年,市區未辦過繅絲工廠。1985年,市轄4縣共有繅絲工廠9家,繅絲機1186臺、23720緒,其中自動繅絲機80臺、1600緒,雙宮機60臺、1200緒。年產絲525.54噸,其中出口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178.78噸;內銷346.76噸,用于當地的絲織業。
    / J& F2 i7 e) ]2 C
    : y# y6 t+ y: U6 T/ }5 i
    第二節 絲 織
    : s* m4 ~3 S+ ?- |% c% X! V
      鎮江絲織業歷史悠久,自唐、宋以來便不斷有綾、羅、綢、緞作為貢品。絲綢品種很多,名稱歷代有異,太平天國后則統稱江綢。6 ~% P0 h3 t: E) F, N9 S

    ; M3 W# v+ P( n2 D0 S% @  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因英軍侵犯后,后又受太平天國戰事影響,鎮江絲織業受到破壞。光緒初年,地方當局從湖州運來大量桑苗,免費散發,鼓勵育蠶,生絲產量迅速增長,絲織業重新恢復。當時織機有1000多臺,織工約4000多人。綾綢、宮綢年產約8萬匹,縑絲年產約14000─15000匹。此后絲綢產量逐年上升,從光緒二十二年至宣統三年(1900年至1911年),是江綢生產的鼎盛期,年銷量26-27萬匹,貿易額合白銀450萬兩??椩鞕C房有1000多家,共有織機4000臺左右,還有車房近200家,染坊20家,生產工人有16000多人,加上絡絲、制筘和經營絲綢人員近2萬人,是當時鎮江最大的手工行業。多種產品在南洋勸業會上獲獎。2 j$ i' T; \7 p& s3 ~. y" e! E
    # V; P, N1 A5 i% G  |4 I/ f
      在江綢生產鼎盛時期,國內行銷于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安徽、湖北及東北3省,還遠銷朝鮮、日本以及歐、美、南洋等地,尤以銷往朝鮮的居多,占江綢銷量的40%。江綢由綢號、綢莊經營,大綢號有陶聚茂、毛鳳記、陳恒泰、蔡協記4家。江綢品種如下:! L* ^5 {( ?$ E8 g- q1 [

    " u& i" E1 ], [
      
    類別
      
    名 稱
    品  種  特  點
    備   注
    花素寧綢,舊名沖寧綢又名宮綢、文明綢
    有花、素兩種,適用中西服裝衣里
    朝廷大典,用以賞賜臣僚,多為官服袍料,故又稱宮綢。文明綢1910年獲南洋勸業會優等獎。
    文綾,又名京口線縐
    其色花、素皆有,有水紋、魚口繡葉花紋等。
    1908年花縐、杜鵑縐在南洋勸業會上獲獎。
    京江紅緞小宮綢
    素地無花,因紅又稱紫薇緞
     
    京縐
    有黃、紫兩色,紫色為紫綢,淡黃色為密合綢
    婚嫁一般采用此料,是江綢主要品種
    潤州貢絹,
    絲縷較疏,與絹類似
    主要銷往琉球,光緒年間???/font>
    宮紗
    素地無花,有藍白、雪灰等色,用于夏衣料
    文明紗1910年獲南洋勸業會金牌獎
    衫羅、大花羅
    1908年創文明羅
    1908年獲南洋勸業會獎
    縑絲
    疏薄如紗,素地無花,色微黃,煉染后有練白、元青、寶藍等色,有生絲熟絲之分。
    夏衣料,主要銷蘇、皖
    7 L+ p# F8 O- [$ g8 ~& z
        辛亥革命后,宮廷貴族服用面料需求減少。特別是日本侵占朝鮮以后,提高了對中國出口到朝鮮絲綢的稅率,按貨值征收100%的稅收,使綢商無法外銷。加上日本“人造絲”和西洋呢絨向國內傾銷,蘇杭綢貨花樣翻新,鎮江江綢產量銳減,職工人數及開機臺數只有鼎盛時期的1/10。
    4 h$ P4 G  O$ @. h$ e7 c7 I! }
    . r' {2 h0 \  e$ y  x  面對江綢市場的急劇變化,鎮江大綢號開始興辦鐵機織綢廠。民國6年(1917年),陶桂記綢號在西門倉巷底創辦光華綢廠,廠房43間,鐵機40多臺,工人約200人。翌年,陶、毛、陳、蔡4大綢號興辦新華綢廠,與光華綢廠規模相仿。民國13年,陸小波創設仁章綢廠,規模大于光華、新華綢廠,有鐵機70余臺,工人250人,以上3廠均??椄鞣N花緞。此外,還有德華綢廠、惠華蠶綢廠等。各織綢廠產品競爭能力均不及蘇杭等地大廠。日軍侵占鎮江后,機房、設備被毀,手工織綢戶也基本停產??谷諔馉巹倮?,由于原料、技術、市場等原因,一直未能恢復。至1949年,只剩下3臺織機,從事家庭加工織造。9 K( Z/ p2 z: z6 w  C. ]1 J

    0 G$ W, e- B" `2 W2 ]  1957年,由個體織綢戶組成綜合工藝廠江綢生產小組,使絲織傳統產品縑絲恢復生產,織機增至6臺,月產量60匹。1959年以后,因缺乏原料而暫時停業。1963年,有4臺織機劃歸鎮江紡線織帶廠,生產綢被面和綢布料。1968年,鎮江市制帽廠購進織機36臺,創建鎮江市絲織廠,主要生產被面和綢布料。至此,鎮江有織機40臺。1971年,絲織品產量為6.84萬米,1975年達17.82萬米。4 T' }# C& g$ p+ Y& b
    ) U9 f* j/ h' U; S' s4 S
      1979年,鎮江織帶廠改建為鎮江麗華絲織廠,廠房占地面積1.7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550平方米,產品主要有絲綢被面及絲織品面料。同年,鄉辦象山絲織廠建立,主要生產人絲被面。1980年,鄉辦長崗絲綢廠建立,生產品種主要為提花和平紋織物。此外,還先后興辦鎮江工藝絲織廠、潤州區漁業鄉絲織廠等,但生產規模都較小。1983年,鎮江麗華絲織廠將織帶機下放給鄉鎮企業,轉向生產各種絲織品,經過幾年技術改造,到1985年已粗具規模,年生產各種絲織品99.15萬米,產品質量入庫一等品率83.45%,成為鎮江市區絲織業的主要廠家,產品羽紗在市級質量評比中獲第一名。' a) |9 v: `+ o9 v
    : _; A7 j7 d  H3 U% {! \
      1985年,市區絲織行業有企業6家,職工712人,固定資產原值223.5萬元,各類絲織機196臺,年產絲織品170萬米,產值600.22萬元,年外貿收購值近85萬元。主要產品有:線綈、呢絲紡、羽紗、美麗綢、素軟緞、緞條紡、絲滌綢、蘇葉縐等。' R' C4 x6 T4 V4 ~! b1 A

    : t2 z* P* K% R
    1 [& F" ^. v3 S9 h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4 #
     樓主| 發表于 2023-10-29 20:14:54 | 只看該作者
    第三章 化纖 麻毛紡織
    % g+ B& N7 H  b
    第一節 化 纖

    1 {' |" g0 O) s6 M; p3 |' f  1970年,鎮江市染織廠自籌資金,自制VD402化纖生產設備,建立滌綸棉型短纖維生產車間。同年,鎮江棉織廠自籌資金,自制簡易化纖生產設備,土法生產滌綸、氯綸纖維;鎮江麻紡廠也在東郊象山鄉征地籌建化纖車間。鎮江棉織廠因土法生產的氯綸纖維銷路不暢,于1972年停產。鎮江市染織廠至1973年底,共生產滌綸纖維26.9噸,品種為1.5D×38毫米棉型和2.5D×65毫米中長型兩種。
    / v1 S! ]7 z3 b- q6 M- C! i0 l* @( n# o- {
      1973年,開始籌建全民所有制的鎮江合成纖維廠。1974年,鎮江麻紡廠的化纖車間廠房和2臺VD404及配套滌綸短纖生產設備,鎮江市染織廠化纖車間人員、設備,均轉讓交給鎮江合成纖維廠。1974年3月1日,鎮江合成纖維廠正式成立,有職工102人。1975年初,投資254.63萬元,至1976年3月,在象山建成VD404紡絲樓、后處理車間、輔助車間、配電房、鍋爐房等,總建筑面積4336平方米。同年6月,VD404紡絲機等設備安裝投產,當年滌綸纖維產量340.59噸,其中棉型短纖維293.15噸,中長型47.44噸;工業總產值544.94萬元,實現利稅60萬元。
    # i# x( e2 ^* p3 j9 O$ m  ]
    9 _/ C; O0 g. m) N  鎮江合成纖維廠成立后,連續幾年產品質量穩定,正品率一直為100%,一等品率1974年為65.6%,1976年為91.2%。棉型短纖維在1975年至1977年連續3年在省內小化纖可紡性用戶評比中獲第一名。在原材料消耗方面,1974年每噸纖維耗切片為1.0436噸,1976年為1.06噸;1974年每噸纖維耗電為2534千瓦時,1976年為2110千瓦時。1974年全員勞動生產率為29424元,1976年為48655元。1978年6月,鎮江市染織廠的VD402車間撤銷,設備淘汰。
    4 V6 H8 E; Q% @* K6 u: \
    + H, |0 V$ p+ ]* W  1978年,鎮江合成纖維廠自制設備,擴建VD404生產線,至1979年9月完成。VD404生產線由原來的一套12部位擴建為兩套24部位,年生產能力由原來的1250噸擴大為2500噸。1979年起,鎮江合成纖維廠生產列入江蘇省紡織工業廳指令性計劃,生產原料由省廳優先滿足供應,產品由省廳統一分配,主要銷往蘇北淮陰、鹽城、南通、徐州等地。是年,職工增加到398人,年產量上升到1679噸,創利稅148萬元。產品正品率仍為100%,一等品率上升到98.2%,噸纖維切片消耗降低到1.022噸。
    % K, L% k, q$ C/ K% }
    ) `9 Z1 U' ?) {- B' x  1980年4月,鎮江合成纖維廠擴建年產7500噸的滌綸短纖項目破土動工,擴建總面積為12703平方米,其中新車間VD406紡絲樓2988平方米。VD406-LVD802滌綸短纖維生產線從1981年1月開始安裝,同年9-10月投料試車一次成功,項目總投資1278.55萬元,其中自籌資金197萬元,其余均由各種渠道貸款。這條生產線是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套大型設備。投產后,該廠滌綸短纖維年生產能力達到1萬噸,占全省小化纖生產能力的1/3,成為全省小化纖的重點企業。1982年7月,紡織工業部在鎮江召開VD406-LVD802設備生產考核會議,正式通過驗收鑒定,投入正常生產。由于國家進口滌綸短纖維較多,一時造成國產纖維積壓。從1982年下半年起,鎮江合成纖維廠主動壓縮生產,當年和次年產量分別為4228噸和5703噸,均遠低于年生產能力。同時,由于國家兩次下調化纖產品價格,1983年利潤僅55萬元。
    ! y; Y( n# R* m' V, N1 I% P7 [. u  ?' o! ^/ w# p+ W6 F2 f5 ~
      在限制生產的過程中,鎮江合成纖維廠開發新品種,努力提高產品質量。1983年,與丹陽棉紡織廠、鎮江紡織廠工程技術人員合作,對國產化纖可紡性組織攻關。經過半年努力,提高了化纖的可紡性,使摻用進口化纖的配比從60%降低到30%。同時,依靠設備優勢,試制出可使織物免染的有咖啡、上青、大紅、黑4種有色纖維,試制出具有保溫性強、閃光性、抗起球起毛等多種特點的圓中空、三角形、五葉形、豆形4種異型纖維;試制出可提高成紗品質指標、降低斷頭率的高強低伸短纖維。隨著產品質量的提高和化纖市場的復蘇,1984年滌綸產量上升到8019噸,創利稅602.8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為83702元。在完成國家計劃的同時,還自購計劃外原料增加生產,產品自銷,數量約占總產量的25%。# l( Y0 e: P# e! q3 Z6 |6 O2 e

    % V  H8 \. a1 i  1985年,鎮江合成纖維廠引進意大利索弗爾公司全套滌綸毛條生產設備,總投資160萬元。同年11月,毛條車間建成投產,年生產能力900噸。當年產量40噸,銷往內蒙古第二毛紡廠。
    / H# K, ?+ t6 }- v% }7 [7 k; m3 K+ z9 I' x
      1985年,鎮江合成纖維廠年生產能力滌綸短纖維1萬噸,滌綸毛條900噸;滌綸年產量9684噸;全員勞動生產率為80193元。年末職工1034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的占53.5%;工程技術人員42人,其中工程師14人,助理工程師13人。該廠生產的2.5D×65毫米中長纖維1980年5月在全省質量統測評比中獲物理指標第一名,總分獲第二名;2.0D×65毫米薄型中長纖維在1985年4月全省創優產品評比中獲省優良產品稱號。
    % s6 Q4 d9 Q9 `% J; C2 `: X3 @: n0 [8 o. q6 M
    第二節 麻毛紡織
    " }0 s1 }, L4 w4 v; _& b# }! ~
      解放前,鎮江僅有手工生產麻繩。1952年,開辦金山麻織廠,生產工具為人力木質獨錠麻紡車和10臺人力木織機,收購廢麻繩、生麻,紡麻線或織成麻布片出售。1953年3月,鎮江市人民政府民政科組織烈軍屬生產自救,投資800元,開辦烈軍屬機制麻線生產組,有職工9人,8部木質獨錠紡麻機,生產麻紗線,供糧食部門絞包用。1954年,改名為鎮江市烈軍屬線繩廠,為地方國營企業。金山麻織廠由于經營虧損,時開時停,1954年,由人民銀行編余人員集股2300元恢復生產。到1955年,鎮江麻紡織行業兩個廠共有職工221人,人力獨錠紡鐵機145部、木機63部,彈麻機2部,梳麻機1部。上半年共生產麻線13413公斤,產值21991元。1956年7月,鎮江市烈軍屬線繩廠改名地方國營鎮江市烈軍屬麻紡廠。1957年,將人力獨錠紡改為電力,并開始生產少量麻袋。麻紡行業生產原料苧麻、束黃麻、生黃麻等,均由國營土產公司分配。+ Y  Q& d; f6 T0 n+ K$ f

    ) i. \& U4 u; B# L9 x: h% U7 ~  1958年4月,金山麻織廠并入地方國營鎮江市烈軍屬麻紡廠,年末有職工613人,固定資產原值3.99萬元,年產麻線155.47噸,麻袋2100條,工業總產值38.64萬元,利潤3.2萬元。1959年,歸口鎮江市輕工業局管轄,有紡線木機70部、鐵機90部,電動機94部,木質梳麻機21部,鐵木織機15部,彈麻機4部、縫紉機6部、88錠自動并線機1部、并線大經車3部、小車4部。+ n( H" v2 t% H% c
    0 P5 I. r- x: ?2 p
      1962年,鎮江烈軍屬麻紡廠改為集體所有制的鎮江麻紡廠。因自然災害原麻減產的影響,當年職工數降到352人,生產麻線140.78噸,手工生產麻袋2400條,工業總產值40.57萬元。同年,將麻袋生產改用電力。1964年,添置往復式軟麻機,停止了堆放自溫發酵的土法,乳化劑也由植物油、肥皂改用礦物油。1965年,購置舊木錫林梳麻機,停止用梳麻凳手工梳麻。1966年,添置5臺國產C571黃麻紡紗車,淘汰獨錠紡紗車。鎮江麻紡廠固定資產原值上升為17.3萬元,凈值8.6萬元;工業總產值61.74萬元;麻線產量達到300.24噸;創利3.21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1854元。此后,鎮江麻紡廠生產不斷發展,1970年,麻線年產量增至909噸,利潤增至38.22萬元。1974年,麻線年產量1083噸,利潤增至51萬元。
    4 N2 A, [8 c9 s1 {0 O$ U7 _, n+ D# I% u7 _# c
      1976年9月,鎮江麻紡廠遷往象山新址。1977年,生產麻線1353.35噸,麻袋1.64萬條,工業總產值246.83萬元。同年購進J211-90型黃麻織機17臺。于1978年生產麻袋15萬條,并開始擴建鋸齒型織麻車間。1979年,以補償貿易形式引進日本臥式并條機、卷繞機和熱縮機6臺套,生產2.35支/6股麻線,產品出口日本。1980年,織麻車間竣工投產,織麻生產進入機械化,并形成批量,同年,廠名改為鎮江麻紡織廠。
    3 ~4 y' f# A8 u5 H; E! x+ ~5 m+ l# D4 X* f; k! F+ i6 f# S
      1985年,鎮江麻紡織廠有麻紡錠1100枚,其中粗紗錠400枚、細紗錠700枚,黃麻織機28臺,各種毛紡設備27臺;年生產能力麻線2300噸,麻袋100萬條。當年產麻線2266噸,麻袋99.7萬條。1979年起麻線麻袋出口,到1985年累計創匯100萬美元。麻線品種有0.45-3.2支,有2─6股5種。其中2.35支/6股麻線獲1985年江蘇省優良產品稱號;麻袋有6635×927、6632×927、6630×1020等規格。
    ) `. h3 w5 {8 ?7 x2 ^) V) T# t- z* n! \, g) c' y! `0 v7 y% \
     此外,鎮江紡織廠自1982年起籌建毛紡織車間,到1985年,廠房建成,設備陸續進行前道工序的安裝。主要設備有粗梳機2臺,鋼絲起毛機1臺,散毛染色機2臺,粗梳毛染整設備18臺、縮毛機4臺,并開始對外承接毛染整加工。; ?7 b7 K  ?6 f
    . R: u6 I& k) l/ m; e+ Q; R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23-10-29 20:15:56 | 只看該作者
    第四章 針織 復制
    ) n/ V) d5 S2 W
      民國時期,鎮江針織業多為家庭和小作坊手工生產,最多時有70家。主要產品是紗線襪。建國后逐步改用機器生產,產品由原來的紗線襪、線帶發展為被單、針織內衣、化纖襪等幾大類。1985年,市區的針織復制行業有針織、毛巾、被單等5家工廠,職工2145人,固定資產原值703萬元、凈值435萬元,工業總產值1619萬元,利稅154萬元。生產設備多為國家定型設備。年生產能力化纖襪90萬雙、汗衫100萬件、棉毛衫褲151萬件、腈綸運動衫50萬件、面巾260萬條、毛巾被20萬條、床單50萬條。
    % ?7 |  o% x- W2 ~* w) V# R2 T! T' _7 r- y7 g# y
    第一節 針織品
    : p7 e- e  o+ X( _) B- ]8 V- t& Z  [
      民國初年有宜姓、宗姓兩家家庭襪廠,后又有龍章、老鎮新、江南、永和等襪廠,都只有兩、三臺手搖襪機,產品為紗線襪。民國25年(1936年)發展到70余家,從業人員500多人,年產紗線襪12萬打,主要銷往蘇北、安徽等地。日軍侵占期間,織襪業衰落,民國29年紗線襪年產量降至2萬余打。1949年鎮江解放時,織襪業僅剩30余家。
    6 j& q; t/ b( G+ x  J- K7 X- ?! c0 ~7 o% s/ T
      1955年,鎮江織襪業共有32家,手搖襪機461臺,全業流動資金1500元。同年12月,10戶小襪廠組成針織生產合作社。1956年5月,29家小襪廠、170余人,約200臺手搖襪機,組成公私合營鎮江針織廠。當年產紗線襪51.34萬雙,工業總產值29.46萬元,利潤0.50萬元。1958年,針織生產合作社先與毛巾、網袋及生產消毒紗布、口罩的三勤生產合作社合并,成立鎮江毛巾針織廠;年底,毛巾針織廠和鎮江針織廠合并,成立地方國營鎮江棉針織廠,年產紗線襪114.72萬雙。1960-1962年,因棉紗緊缺,紗線襪產量逐年下降,1962年,只生產12.36萬雙;毛巾生產停止。1963年,工廠改名為鎮江針織廠。
    - W4 |9 N% H! m9 v! s
    ! C' C1 h2 j$ z2 {/ R  1964年起,鎮江針織廠在手搖襪機上加電力裝置,開始改變長期手工生產的落后狀況,生產逐步回升。同年4月,新增10臺舊KB式襪機,生產長統線襪和大眾襪。1966年,江蘇省紡織工業廳又分配上海產Z506襪機24臺,開始生產純棉吊線花襪。同年12月,常州新光針織廠并入鎮江新新工廠,有自動織襪機106臺。至1967年,鎮江針織行業共有電動襪機154臺,紗線襪年產量423萬雙。1970年,鎮江針織廠試織錦綸絲、彈力絲素色男女襪;從上海購進7臺舊Z211棉毛機,生產棉毛衫褲2.48萬件。1971年,化纖襪生產形成批量,年產7.17萬雙。至1973年,年產化纖襪增至331.77萬雙,棉毛衫褲41.4萬件。1975年起,鎮江針織廠陸續增添國產Z214、SZ703棉毛機和Z503、Z507等新襪機,更新舊設備;并逐步轉向以生產針織內衣為主。1978年,新新工廠的自動襪機轉給其他單位,停止化纖襪生產。
    . G# q) T4 k7 x# j/ u+ u6 L; L: @1 s' T- F' k+ C
      1979年5月,鎮江針織廠添置臺車6臺,開始生產汗衫,當年生產23萬件,后陸續增加臺車,1980年,生產汗衫53.78萬件。同年,鎮江針織廠47臺棉毛織機中,有Z214型10臺,SZ703型23臺,棉毛衫褲年產量110.73萬件。該廠于1980年添置Z113大圓機1臺、Z241單面機4臺,開始生產滌綸緯編針織坯布。1981年,生產針織滌綸坯布5.70噸。同年,棉毛衫褲品種增加到腈綸、雪花、抽條、網眼等10幾個品種。1983年,又擴充了5條成衣生產線,有雙針、三針繃紗機,三線四線各類花色縫紉機,以及電剪刀、切布機、切條機等。/ j& P2 a1 M7 s$ X
    : b! f+ L4 v8 N2 t& e: V1 ^, L
      1985年,鎮江針織廠有職工715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7人;主要生產設備有電動襪機68臺、棉毛機45臺,生產汗衫的臺車14臺,緯編提花大圓機Z241型4臺、Z2401型1臺;年產化纖襪85萬雙、汗衫52萬件、棉毛衫褲151萬件、針織滌綸坯布40噸;全員勞動生產率12992元。1984-1985年間,產品中有紅鶴牌中長色紡派力司翻領女衫、腈棉交織女套裝、京江牌三交織彈力女襪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新產品;雙魚牌32支棉毛交領香水衫、T恤衫及紅鶴牌小人印花衫被評為江蘇省優秀產品;焦山牌32支腈綸運動衫被評為江蘇省優良產品和優質產品。
    * e9 t3 ]# U4 ~  `  o
    ! m/ [0 I( o# A
    第二節 棉織品
    . `, d! Z% }( D! S
      民國初年,鎮江有協記、新盛、華盛3家毛巾廠,各有工人10余名。民國8年(1919年),又開設利亨廠,有工人25名。各廠年產量都有1000余打,織機為幅寬僅一條毛巾的狹幅人力木織機。民國25年,鎮江有振興、震源、泰壽昌、隆源、三鑫5家毛巾廠,年產毛巾1.4萬打。
    2 M7 n) W; k# [1 d6 F5 ~7 {# D
    ! ?2 h! q# N  z6 |+ w0 K" T) t  解放后,鎮江毛巾業接受國營花紗布公司的加工訂貨,生產趨于正常。1951年,17家毛巾廠、72臺木質手拉織機組成兩個生產互助組。1955年底,成立毛巾生產合作社,有人力木織機80余臺、社員100余人,生產本色、紅白條子、印花3種毛巾。6 x4 f" ~& N. _$ r* y& m
    # [( Z5 K) j7 b2 @" D
      1958年,毛巾生產合作社幾經調整,年底并入國營鎮江棉針織廠;當年毛巾產量69.28萬條。1960年,鎮江棉針織廠有木質毛巾織機58臺,其中16臺已由人力改為電力,年產毛巾87.98萬條。后因棉紗供應削減,同時生產設備陳舊,產品質量差,于1962年4月停止生產。
    0 I4 O" [6 f* E9 J
    & S6 `) R. K8 g6 f  S1 z  1976年,原紡織機械配件廠將和平路廠房劃歸鎮江紡線織帶廠,籌備毛巾生產。主要設備有4臺1511型44毛巾織機和14臺舊豐田式織機,當年生產414彩條毛巾78萬條。1977年8月1日,鎮江紡線織帶廠毛巾車間劃出,成立鎮江毛巾被單廠,開始手工印花,生產印花面巾、提花面巾,毛巾產品形成彩條、印花、提花3個大類,當年產量87萬條。1978年,鎮江毛巾被單廠配備8臺1515B型闊幅床單織機及配套高速經車,試織3尺彩條床單300條。1979年,改名為鎮江毛巾廠,專門生產毛巾,有固定資產原值25.4萬元,凈值21.76萬元,職工297人,毛巾織機仍為18臺,年產量233萬條,工業總產值128萬元,稅利10.6萬元。同年,原毛巾被單廠的被單織機劃給鎮江第二印染廠并改名為鎮江被單廠,生產床單白坯。1980年,該廠添置洗滌、燙平等設備,自制手工印花機,于次年4月,建成床單生產線,全年床單產量13.58萬條,品種有4.5尺、5.5尺、6尺幅寬的印花床單。由于生產技術不熟練,床單下機正品率僅54.5%,入庫一等品率15.91%。1982年,該廠被單織機增至44臺,年產量22.42萬條,下機正品率提高到74.11%,入庫一等品率提高到67.2%。1982年,鎮江毛巾廠織機增至56臺,并增加提花枕巾、提花浴巾等品種,當年生產面巾302萬條、提花枕巾55萬條、提花浴巾0.14萬條;工業總產值219萬元,稅利16.28萬元;固定資產原值增至48.79萬元,凈值40.27萬元。+ M; H, O7 B& ?  q+ b- L
    ! Z) L# O" c+ L" T" n
      1983年初,鎮江被單廠由丹陽碼頭遷至象山,被單織機增至64臺,添置安裝自動印花機1臺,鏈漂機1臺,鍋爐2臺,年產床單30.38萬條,并相繼開發了3尺、4尺、5尺、6.5尺床單和7尺彩條被里。同年10月,鎮江毛巾廠和鎮江并線廠合并,兩個廠名一套機構,毛巾生產遷往象山。1984年,產毛巾299.18萬條,工業總產值314.7萬元,利潤1.21萬元,利稅22.97萬元。
    ' O" N/ K8 X- ~: S. E  R
    2 T: d0 p" ^# v3 K! W& d' e  1985年,鎮江毛巾廠、被單廠共有職工1165人;占地3.9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8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314萬元,凈值239.5萬元;有毛巾織機76臺,年生產能力面巾260萬條,毛巾被20萬條;有闊幅被單織機80臺,自動印花機1臺,手工臺板印花線1條,被單年生產能力50萬條。兩廠工業總產值601萬元,各種毛巾產量296萬條、被單產量48萬條。毛巾產品有彩條面巾、印花面巾、提花浴巾、枕巾、毛巾被等。被單產品有25個品種、11種規格、36種花型,外貿新產品"333"麻雀牌床單開始出口日本和中東等地。7 H) n0 W' b5 g# f6 k6 Y

    4 F7 E* `! I  A* f- d: _: |- y" D
    第三節 制線織帶
    : j- q1 l  U' ?3 j8 X& E: E
      民國初年,鎮江有榮和成、榮和盛兩家織帶廠,生產線帶;有榮茂、錦元、徐子記、王秉記、林子記等絲線作坊,生產縫衣用彩色絲線、繡花線;還有一些為色織布廠加捻花線的并線作坊。民國12年(1923年),兩家織帶廠有職工22人,年產線帶4萬根左右。到解放時,已沒有織帶廠,有一些小的并線和絲線作坊。
    7 S6 ?+ Y: u' x* o, Z" ]" H
    3 l/ e; b4 j2 n, T2 H  1956年初,并線和絲線作坊分別成立并線生產合作社和蠶絲制線生產合作社。并線生產合作社有社員108人,手工大車20部、小車6部,為色織廠加捻花線業務。蠶絲制線生產合作社有社員40余人,生產彩色民用絲線。1958年底,蠶絲制線社改為北固蠶絲制線社。1959年初,并線社一部分并入第一染織廠,另一部分并入北固蠶絲制線社,成立鎮江紡線廠。紡線廠當年購置臘光機1臺、木紗機1臺,于10月投產,生產縫紉用42支/3股木紗線(木芯臘線團),日產約100打。至此,產品有絲線、木紗線、工業用線(為色織廠加工)3種。1961年,又積極發展織帶生產。1963年改為鎮江紡線織帶廠。1964年,有職工203人,年工業總產值62.3萬元,利潤1.32萬元。主要設備有電動滾龍車、并頭車、搖紗車共10余臺,有帆布帶、紗斜帶、紗斜帶、絲光鞋口帶、白紗帶等品種的織機共計21臺,另有臘光機1臺、木紗車2臺。1975年工業總產值為115.63萬元。5 p9 v) W4 M$ p( a9 \. E( W: n( U
    ( B+ ?2 V, G7 z
      1977年,鎮江紡線織帶廠分為織帶、并線、毛巾被單3個廠。并線廠遷往象山陳家門,廠房面積2000平方米,職工154人,仍為色織廠加捻工業用線,當年產量1486件,產品品種有32支/2、42支/2棉線,32支/2中長線,45支/2滌棉線??棊S仍在南門大街原址,職工185人,生產鞋口帶、背包帶、行李帶等數十種帶子及縫紉線,當年各種帶子產量548萬米。1979年,織帶廠轉產絲綢被面,改名麗華絲織廠,當年帶子產量822.36萬米。1981年,停止縫紉線生產,帶子產量647.79萬米。1983年底,停止帶子生產。1983年10月,并線廠與毛巾廠合并,并線設備大部作價處理,當年只加工并線671件。' [5 _' z7 p8 j3 l
    2 y8 I) G5 n$ E  W4 M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6#
     樓主| 發表于 2023-10-29 20:21:50 | 只看該作者
    1985年鎮江市區紡織工業企業基本情況一覽表
    - ?. G( C- p1 a1 {' H7 j2 j
      
    企業名稱
      
    建廠年份
    隸屬關系
    經濟性質
    主要產品
    年末職工人數()
    占地面積(平方米)
    固定資產原值(萬元)
    工業8 V( e& I3 N/ k! n- m. q/ W
      
    1 l6 z! t9 }4 G3 J; M8 d& c
      
    產值
    9 u, i6 C6 F( f6 T  (

    . v# c1 V; P) b( @5 [  
    )
    利稅+ M% I  f( U- H
      0 L2 y2 `9 d' T+ V9 u
      
    總額
    4 R. W" {( v$ k2 ~, P' {3 \) P+ l  (

    8 f  R8 i. l6 k  
    )
    地址
    鎮江
    ) y; l8 o' K: `. \/ Y. ~  
    紡織廠
    1973.7
    3 u6 G5 O" A+ a$ `
      
    工業公司
    全民
    棉紗、布
    3800
    239398
    2662
    7445
    1105
    鎮焦路
    鎮江市
    ! b" N) U0 Z  Y- m% x  
    染織廠
    1951.5

    * F. _- N8 B% X5 f- o  
    工業公司
    全民
    色織布
    1435
    29812
    874
    2216
    257
    解放路
    鎮江! K: `* k- r0 Q/ e2 k; ]8 Y# d3 i
      
    印染廠
    1969
    2 |0 v/ D  x2 R' X& q+ M8 x7 P6 ^
      
    工業公司
    全民
    印染布
    1323
    115799
    1853
    9931
    565
    鎮焦路
    鎮江合
    0 y, v! l* D! T8 f  
    成纖維廠
    1974.3
    & _+ X0 c! B! q* X, X$ n
      
    工業公司
    全民
    滌綸短纖
    1034
    78010
    1914
    8292
    588
    鎮焦路
    鎮江; i! z; _0 ~6 q( `
      
    針織廠
    1956.5

    2 @# Y0 X: f8 L' t% u  
    工業公司
    全民
    針織服裝
    715
    12173
    332
    874
    129
    酒海街
    江蘇省鎮江新新工廠
    1951
    ' y; l+ `% N' Y6 w( s+ s
      
    工業公司
    全民
    色織布
    358
    262458
    1094
    2252
    307
    常鎮路
    鎮江5 }" c$ u% p7 f+ X# Y# K+ F
      
    毛巾廠
    1977.8
    / z* S; o. J8 m' X
      
    工業公司
    集體
    標準布
    613
    22270
    159
    258
    -26
    九里街
        + O5 Z8 i6 r- b, h" p2 i9 g) p
      
    19777
    - x9 ~: D  w* e  U* p
      
    工業公司
    集體
    被單
    552
    17610
    155
    343
    38
    鎮焦路
    $ z7 p7 ^0 W0 q; U3 B9 K
      
    19535

      z/ d) b( K# h6 T+ I  
    工業公司
    集體
    麻線、
    ( ~) b2 ~$ D+ J/ U  
    麻袋
    757
    29125
    407
    730
    51
    九里街
    鎮江市麗
    4 T$ s8 m" l& Y, Y' d! L  
    華絲織廠
    1973

    5 z4 {# b! D5 h3 I! o1 Q  
    工業公司
    集體
    絲織品
    440
    17719
    151
    449
    97
    鎮焦路
    國營新民& n' J3 V( h' O! p" f* H1 M7 w4 j
      
    洲針織廠
     
    江蘇省共2 [! h: s/ E/ c( c% m3 j
      
    青團農場
    集體
    針織服裝
    66
    1566
    4
    32
    2
    新民洲
    鎮江市潤5 h, u+ w/ n% V) p5 z4 m: t6 T' w# E
      
    州色織廠
     
    象山鄉
    集體
    228
    13333
    41
    43
    4
    潤州區
    7 I9 |7 X, O1 U& E$ A+ w: n2 e1 T  
    象山鄉
    . k3 G8 }1 k! a5 o* `* i
      
    羊毛衫廣
     
    象山鄉
    集體
    針織服裝
    190
    3796
    23
    9l
    11
    鎮焦路
    鎮江市丹, r! ?, c0 u. U) d
      
    徒毛紡廠
     
    丹徒鄉
    集體
    純腈綸紗
    83
    6160
    18
    26
    5
    潤州區
    - r5 C! j- d5 B, O  
    丹徒鄉
    鎮江市第
    ; Y9 W( ~, r6 P  
    二毛紡廠
     
    汝山鄉
    集體
    呢絨
    110
    10600
    49
    278
    44
    潤州區! v. D& P% N( J, S
      
    汝山鄉
    鎮江市第
    + m0 v# i/ P. z) p9 e5 r  
    二針織廠
     
    汝山鄉
    集體
    長絲襪
    199
    5077
    53
    112
    11
    潤州區6 q* {9 e% N. n- R- x9 V* j
      
    汝山鄉
    鎮江市潤州第三毛紡廠
     
    諫壁鎮
    集體
    粘膠短纖維
    55
    6606
    13
    15
     
    潤州區
    " y$ X# f1 r, S$ q6 O  
    諫壁鎮
    鎮江市長
    # {- P) ?: ^. U6 G) q" r6 E  
    江染布廠
     
    漁業鄉
    集體
    印染布
    96
    11333
    46
    275
    2
    潤州區( @1 E' D5 X9 \4 O5 }& n. P+ _
      
    漁業鄉
    鎮江市潤
    + M7 c$ R) e  P. b% @! ?  
    州滌綸絲廠
     
    象山鄉
    集體
    絲絹紡織
    52
    4400
    3
    32
    5
    鎮焦路
    象山; |* j' c6 o  ~( b& o3 U' [8 \
      
    絲綢廠
    1979
    象山鄉
    集體
    絲織品
    50
     
    25
    40
    4
    潤州區
    0 X/ p9 y' O5 M0 a" Q+ K  
    象山鄉
    長崗
    0 ?' J  y5 T6 b# t  
    絲綢廠
    1980
    丹徒鄉
    集體
    絲織品
    40
     
    10
    2
     
    潤州區
    6 R) c  ]! T2 a+ p  
    丹徒鄉
    潤州絲織
    4 t( X! Z& p9 J& R3 [  
    1980
    蔣喬鄉
    集體
    絲織品
    100
     
    30
    50
     
    潤州區
    ; W/ C# g1 ~' L* a4 N/ o, G  
    蔣喬鄉
    鎮江市
    % u! [6 j0 c$ X1 s  r: k  
    絲織廠
    1968
    市紡織工  g) m  x5 F% t8 a+ Y( ]
      
    業公司
    集體
    絲織品
    30
     

    % |2 G% B, x& H' ^8 o, P  K  5
      t, J; b9 ]( w7 ?
      27
     
    大西路

    . u+ Q1 @% j9 y- p+ d- J' ?(鎮江史志辦)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于我們|手機版|充值|促織網 ( 京ICP備14010041號 )

    GMT+8, 2023-12-21 09:4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色综合久久超碰色婷婷_超碰欧美爆出白浆人人人人_国产私人尤物无码不卡_婷婷综合久久狠狠色99h
  • <xmp id="eomie"><source id="eomie"></source>
    <code id="eomie"><legend id="eomie"></legend></code>
    <bdo id="eomie"><li id="eomie"></li></bdo>